2019,知识产权行业预测!

来源:中细软知识产权研究院作者:顾金焰、古赟 2019-01-097060

辞旧迎新之际,总结2018年迎接2019年,我们会发现知识产权行业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

辞旧迎新之际,总结2018年迎接2019年,我们会发现知识产权行业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

从国内商标申请量来讲,2018年及2017年各月申请量均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不考虑未出数据的2018年12月),国内商标市场趋势整体向好,但2018年增速比2017年有所放缓。详见下图。

数据来源:白兔软件

注:2018.12.11后申请的商标信息为软件查询盲期,因此暂无12月数据。

从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速来讲,2017年各月平均同比增速达到55%,9月最高达到83%,同比增速在50%以上的有10个月份,全年同比增速较为平均;而2018年各月平均同比增速仅达到30%,1月最高达到117%,同比增速在50%以上的月份暂为1个月份(12月数据未知),可见2018年国内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速较低,且从年初至年末,有增速不断放缓的趋势。详见下图。

数据来源:白兔软件

注:2018.12.11后申请的商标信息为软件查询盲期,因此暂无12月数据。

从以上商标市场数据可窥见知识产权行业在2018年发生的新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又能启发我们如何审视知识产权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呢?

在笔者看来,知识产权行业面临的新挑战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经济面影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指出,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平稳,延续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上升。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至6.9%的中高速区间。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6%左右。【1】此外,由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包括世界贸易增长的步伐有所放缓,整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处于拉锯的状态之中,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加工业。

2. 双创风潮升级再出发。2013年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及各地创业政策的推动下,全国上下创新创业的氛围空前,创业项目涌现,各界资本活跃。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以及投资风口的骤停,创业大潮开始显现低落,一些地方在各种资本、孵化器等产业扶持力量的介入后,并未带来预期理想效果,双创风潮在各地呈现放缓趋势。对比2017年,2018年的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增速呈下降趋势,全年新设企业数量微弱提升,但增速放缓,详见下图。同时,有消息指出,2018年下半年办理注销的企业数量也有所增长。这些都意味着双创风潮亟待升级再出发,如科技部在2018年启动的“创新型县(市)建设计划”,正是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对不同省份、不同模式的县域创新模式与经验开展探索。

注:2018年数据为根据2018.12.25报道2018前11个月统计数据预估值【2】【3】

3. 行业政策导向质量型增长。虽然国家工商总局(现已整合组建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商标局不断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但同时也提出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的非正常商标申请行为。12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要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严厉打击商标、专利非正常申请,加快形成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4】2018年底,商标局依据商标法第四条等规定,陆续对16000多件商标注册申请做出驳回决定,这是商标局又一次从严从快打击涉嫌囤积商标的非正常商标申请行为。【5】可见我国在近几年及可预见的未来都会加大对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的非正常商标申请行为的打击力度,而审查质量的严格控制会倒逼服务机构转型,投机的商标申请会受到抑制,商标行业泡沫将会适度退去。

4. 行业竞争加大。知识产权行业从重视数量增长转向重视质量增长,从资助政策驱动型转向市场驱动型发展,整个知识产权行业有可能会重新洗牌或整合,传统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一是体现在服务价格差异大,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二是体现在服务产品不断推出新概念,但关键还在于服务商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良心;三是行业竞争者恶性竞争。有的服务商打着为企业服务幌子,欺骗企业客户做与企业现阶段发展不相关的项目,或为了冲量上市,用提供佣金提成的方式诱惑客户在其平台做商标交易内部操作。四是跨界竞争者加入,知识产权领域可能会开始涌现颠覆式创新思维及服务。

5. 行业高端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尽管有所增长和进步,也存在一定缺失,高端人才国际化IP人才匮乏,精英人才需求旺盛,未来的人才争夺会更加激烈。最高人民法院也面向全国选拔IP法官,各类IP经营、IP评估、IP分析、IP金融的人才仍然需求旺盛。这无疑会给企事业单位尤其知识产权机构等带来新挑战。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都会受到打击,如创新行业、知识产权行业、法律行业将迎来新机遇。具体分析如下。

1. 强化自主创新带来的新机遇。随着2018年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不同行业对于知识产权与创新的市场需求大不相同。知识产权拥有量少、仅仅依靠低水平重复加工制造的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却仍然在蓬勃发展。当然也有极个别的高科技产业面临着欧美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是战是和还未见分晓,但中国肯定会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如果中美贸易达成妥协,中国的经济和创新仍然离不开与国际、与欧美的合作;如果我们要“战斗”到底,中国必然也会进一步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国际IP申请、IP转让与许可、国际IP纠纷将会更受关注,将赢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转向自主创新和满足内需,会更渴望从国外得到各种技术,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将会促进IP运营、IP金融发展成熟。

2. 知识产权改革提速带来的新机遇。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把所有知识产权的二审权限收归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计划于2019年1月实行,这必然会给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乃至整个知识产权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同时,2018年12月26日起,国知局向社会免费公开现有全部存量商标的基本信息,中国商标网上服务系统的注册用户均可免费下载约3500万件商标的基本信息。知识产权相关的机构、制度、机制和政策,都在不断地加速变化当中,总的体现就是更加重视和产品化知识产权。

3. 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增多带来的新机遇。近年来,互联网巨头、资本布局“互联网+法律”,公检法等“国家队”入场,行业出现新趋势。未来,法律服务领域将进一步细分,“互联网+法律”覆盖范围扩大,技术驱动之路从“大数据”走到“人工智能”。【6】经济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知识产权与法律服务、法律纠纷的案件可能会增多。因此,法律服务的需求在短期内可能会增长,这给知识产权和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IP维权、IP诉讼中的填补原则发展到现在的填补加惩罚赔偿倾向,未来在知识产权维权上将进一步增长。

4.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也将会与知识产权行业进行深度结合,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服务生态。以前是资助驱动、奖励驱动等知识产权以外的因素在驱动IP市场发展,以后可能变成技术驱动、创新投资驱动、内需驱动等内在因素驱动。

知识产权行业的诸多变化,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笔者所在研究院期望为创新提供服务,为创新提供工具,为创新提供辅导,为创新提供变现通道。让我们把握时机,迎接新挑战和新机遇,为实现全球创新门户的宏伟梦想而努力。

注解:

1.中国经济网,《2018我国GDP预计增长6.6%左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783710588939105&wfr=spider&for=pc

2. 新华网,《今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1.84万户》,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12/23/c_1123891030.htm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国新办举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改革发展40年新闻发布会》,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7601/39539/index.htm

4. 人民网,《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 严厉打击商标、专利非正常申请行为》

5.《中华商标》2018年11期,《商标局向非正常商标申请行为说“不”》,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ON201811005.htm

6.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互联网+法律”出现新趋势》,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718-d76d3f63.html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我们已收到,我们会尽快上传!!

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我的收藏
立即咨询
400-700-0065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询价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发布求购信息

*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提交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会员登录
发送验证码 (60s)后获取
登录

登录即表示您已同意《中细软服务协议》

遇到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我们会持续优化网站,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确认
收藏成功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