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汽车业受到芯片荒的影响最为显著,福特、丰田等国际车企的部分工厂或生产线相继减产甚至停产,多家大型国际车企警告,芯片短缺正在对汽车行业产销造成不利影响。
最近一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紧张,供求失衡情况持续。
汽车业受到芯片荒的影响最为显著,福特、丰田等国际车企的部分工厂或生产线相继减产甚至停产,多家大型国际车企警告,芯片短缺正在对汽车行业产销造成不利影响。
国际数据公司中国助理副总裁 王吉平
中国汽车市场同样饱受缺芯之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10日发布2021年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7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5,同比下降24.1%,环比下降2.0%,库存系数回落至警戒线下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称,受芯片短缺及汽车产能不足等因素影响,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已经连续5个月回落。进入7月,极端天气多发及部分地区疫情管控,市场需求表现差强人意,淡季特征明显。
芯谋咨询研究总监 王笑龙
有业内人士透露,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短缺的芯片主要是应用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模块中的微控制单元MCU。MCU芯片是物联网的核心部件,在汽车行业中,主要用于车身控制,包括发动机、电动马达以及灯光等各种控制系统。一部车需要搭载上百个MCU芯片,缺一个芯片就将影响整辆车的生产。
学者指出,目前外界都在关注先进制程技术,然而在汽车芯片领域,成熟工艺制程更为重要。对成熟工艺不够重视,导致产能收缩,这也是造成芯片缺货的一个原因。
产能失衡之下,全球芯片缺货潮逐渐从晶圆代工、封测等部分环节蔓延至全产业链,涉及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甚至蔓延到智能家电等多个消费领域。
华泰证券研究所TMT研究组负责人
科技与电子首席
黄乐平
张亚林是中国上海一家芯片公司创始人之一,公司致力于AI芯片的设计研发。他透露,半导体行业产能短缺,企业的确感受到了物料涨价,以及交付延迟等压力,考验芯片设计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燧原科技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张亚林
张亦锋是中国一家民营芯片公司负责人,从事芯片行业超过20年,他表示,由于提前部署订单库存,去年以来的这波芯片供应链涨价潮,对公司业务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利扬芯片董事总经理 张亦锋
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大规模的芯片短缺促使各国加快布局芯片产业,希望通过增加本地供应解决瓶颈问题。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早前在白宫记者会上透露,美国商务部正在拟定5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来应对美国的芯片短缺问题。
中国政府也提出,在资金、研发等方面,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力度。8月9号,广东省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规划并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公共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上海方面,中国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当中提出,要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五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在消费级芯片相对国产化率较高,中国半导体其他许多领域,相较欧美日先进水平仍存在10-20年的差距。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头部芯片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对先进制程进行跟随式的研发。虽然受限于技术和设备封锁,大规模的投资有风险,但是完全有可能相对自身取得进步,以免技术差距拉开过大。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 周鹏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仍将有25万左右缺口。从当前产业发展态势来看,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且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有学者认为,目前解决芯片人才问题路径包括人才引进、高校教育以及行业人才培养,但都存在困难,也都需要时间。
香港科技大学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
俞捷
来源:凤凰卫视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