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清华研制出世界首款具仿生三维架构电子皮肤:压力感知分辨率仅0.1毫米

来源:作者: 2024-06-11524

据清华大学官网,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

  据清华大学官网,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

  张一慧教授指出,人类皮肤之所以能敏锐地感知外界力学信号,是因为其内部拥有高密度排列且具备三维空间分布的触觉感受细胞。这些细胞能够精确地捕捉并传递外界刺激信息。

  在电子皮肤的研究中,如何同时识别和解码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信号,实现精确的触觉感知,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张一慧教授领导的团队首次提出了具有三维架构的电子皮肤设计概念,并成功研制出了仿生三维电子皮肤。这款电子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各部分的质地均与人体皮肤中的对应层高度相似。

微信图片_20240611102113.png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电子皮肤在微小的尺寸内集成了惊人的传感器数量。在仅食指指尖大小的区域内,就分布着240个金属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大小仅有两三百微米,这与人体皮肤中触觉感受细胞的分布极为相似。

  当电子皮肤与外界物体接触时,其内部的传感器会协同工作,收集信号。这些信号经过一系列传输和提取处理后,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使得电子皮肤能够精确地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和形状。

  张一慧教授表示,这款电子皮肤实际上是一种模仿人类皮肤感知功能的新型传感器。未来,它不仅可以安装在医疗机器人的指尖进行早期诊疗,还可以像创口贴一样直接贴在人的皮肤上,实时监测血氧、心率等健康数据,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40611102115.png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技创新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中细软集团为创新保驾护航,服务项目多达3000余种,包括商标、专利、版权的确权和交易服务、知识产权评估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设计开发服务、高新认定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等。如果您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欢迎咨询我们。

  来源:快科技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我们已收到,我们会尽快上传!!

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我的收藏
立即咨询
400-700-0065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询价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发布求购信息

*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提交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会员登录
发送验证码 (60s)后获取
登录

登录即表示您已同意《中细软服务协议》

遇到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我们会持续优化网站,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确认
收藏成功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