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复旦大学未来能源高等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催化技术,首次实现了工业粗氢的直接分离与存储一体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能源》。
复旦大学未来能源高等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催化技术,首次实现了工业粗氢的直接分离与存储一体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能源》。
复旦大学未来能源高等研究院包信和院士表示,全球每年生产氢气超过 9500 万吨,我国贡献超过 3300 万吨,是产氢大国。其中超过 98% 的氢气,来自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重整过程。此外,钢铁、化工等行业也会排放大量含氢废气,每年全球高达 990 万吨。“这些都是宝贵的‘工业粗氢’。但它们都含有大量杂质 —— 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统称 COx)。现有的分离提纯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导致这些量大价廉的粗氢资源难以直接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高端领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复旦 / 北大团队的核心突破在于设计了一种“聪明”的新型反相催化剂,让催化剂学会“挑食”。“这种催化剂的精妙之处是,它能精准‘抓取’粗氢气中的氢气分子进行反应,却对‘讨厌’的杂质 COx‘视而不见’。他们利用这种催化剂,巧妙地将粗氢中的氢气,像‘存钱’一样直接储存到一种特定的液体分子中。”朱义峰解释道。
他进一步表示,当需要纯净氢气时,比如给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只需对这个“储氢液体”进行简单催化反应(脱氢),就能释放出纯度极高、完全不含 COx 杂质的氢气,满足严格的使用要求。
报道提到,新技术一步到位完成“分离 + 储存”,大大缩短了流程,显着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投资。
此外,团队已完成催化剂公斤级放大及稳定性实验,并与企业洽谈进一步的工业示范。
来源:IT之家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