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在知识产权的穹顶之下,为了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在专利方面中国开始出现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怪异倾向。不仅高校如此,学校出现申请专利不要钱,还给申请人发补助
在知识产权的穹顶之下,为了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在专利方面中国开始出现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怪异倾向。不仅高校如此,学校出现申请专利不要钱,还给申请人发补助;科研院也为了片面追求专利数量或者是为了评职称,只注重数量上的飙升,至于专利的质量以及转化的问题都被搁置了。
据《2012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2012年中国创造水平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只有15.7%;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平均计算,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只有5%。
在李景虹看来,遏制“垃圾专利”申请已经刻不容缓。政府主管部门要调整现有思路,出台针对性措施,注重专利申请从数量向质量转型。“比如适当提高专利受理的门槛,减少‘垃圾专利’的数量;还可以适当提高专利审查标准,以倒逼申请专利的质量提高。”
“提高专利转化率,更应该注重相关制度设计”。汪鹏飞分析:“高校、研究院所为什么不关注专利转化问题?还是这些机构的科研评价制度导向出了问题,应该加大专利转化环节在科研人员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参会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委员一直关注专利转化问题。在他看来,提高专利转化率,还需充分运用专业机构等市场化手段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特别是在专利产业化上下工夫。
对于这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小知有话说: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近年年政府过于追求专利数量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专利数量直接给当地研究院摊派专利申请的任务,这样的“面子工程”致使“垃圾专利”的粗生产。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继续蔓延,中细软建议可以相应提高专利申请的门槛,或者把重点偏向专利科技的转化问题。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