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随着今年11月11日网络购物节的临近,各大电商的促销广告又开始对剁手党们进行“精准打击”,相信不少小
随着今年11月11日网络购物节的临近,各大电商的促销广告又开始对剁手党们进行“精准打击”,相信不少小伙伴的购物车已经塞得满满当当,就等双十一到来的那一天了。而对电商来说,除了吸引买家出手之外,还运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各式武器在暗处较量,其中尤以天猫与京东的交锋最为激烈。
“双十一”商标侵权 新闻?旧闻?
网传一张盖有“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公章的通告函,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取得“双十一”注册商标,经阿里巴巴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为都是商标侵权行为。
以上内容完全属实,但这分明不能算作是“新闻”了,而是2014年的一则“旧闻”。今年双十一临近,这则旧消息被再次翻出,与一年前不同的是,当时有不少人表示反感把“双十一”注册为商标的做法;在今年,人们则普遍接受天猫注册“双十一”商标并主张自己的商标专用权的做法,实际上,京东也申请了自己的“1111”商标,用以护航购物狂欢节。
中细软点评:申请商标并主张自己的商标专用权,是正当而合理的做法。企业可从正反两方面学习这个案例中使用知识产权武器的情况。
商家必须二选一 是真?是假?
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些服饰商家发给京东的邮件截图,其中内容大致是说,由于和天猫签订了相关协议,在双十一活动中只能二选一,所以不得不表示放弃在京东上的促销计划。京东黑白报也不点名指出天猫让商家二选一的做法:随着11.11的临近,部分国际、国内服饰品牌商家被某平台施压,要求品牌商家不得参与包括京东在内的其他平台的促销活动,即便已经上线的活动也需撤掉。
有电商圈内人士称,这种逼迫卖家二选一站队的做法,年年如此,这在电商圈内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今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禁令,工商总局日前发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从10月1日开始,电商平台不得“限制、排斥平台内的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天猫依然采取这种做法有违法之嫌。
中细软点评:针对此种二选一的做法,商家可以联合起来维权,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责令电商平台改变做法。
攻防手段的运用 适度?过度?
电商平台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和优势,在促销活动中进行主动出击“进攻”或对于对手的进攻进行有效“防御”,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具体采取哪些手段和做法,则有着很大的学问。一种做法,合乎法律规范要求是最基本的,同时,还要兼顾道义责任与社会舆论风向。要知道,一个特别的动作可能让企业起舞飞翔,也可能让企业落入深渊。
比如,通过注册商标,运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做法,就是一种合理的博弈手段,这在商业竞争中是非常常见而有效的做法。当然,还有其他各种知识产权武器的灵活运用,都可能为电商在竞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具体做法需要各电商认真探索。然而,采取“不当”做法,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电商在享受购物狂欢的盛宴之时对此也不得不防。
中细软点评:适度运用自身优势,可以让企业在竞争中占取有利位置;过度使用甚至透支使用资源,则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狂欢与造节之外 回归价值与用户
电商为什么会在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交锋对峙?用一个字来回答,那就是“商”字,电商的目的很简单,它们都是在争夺这个市场上的生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逻辑。从“商”字出发,我们更进一步,也可以换另一个字来回答,那就是“利”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电商的目的就是要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然而,小知想说的是,电商在注重自身利益实现的同时,如何让用户感到自己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才是重中之重。一切的商业行为,其成功的逻辑,固然与高超的营销技巧、攻防手段相关,而回归价值服务、回归用户体验却是其中颠扑不破的真理。电商所做的促销活动或是电商间的竞争交锋,其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放在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深度参与体验上去。
中细软点评:要想在“狂欢购物”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一手持盾: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一手执矛:在商品与服务上给用户提供价值。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