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2018年的9月10日,一句“恭喜马老师,教师节快乐”引爆整个网络。马云为啥不把阿里留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张勇?
2018年的9月10日,一句“恭喜马老师,教师节快乐”引爆整个网络。马云为啥不把阿里留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张勇?阿里有没有“二号人物?”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
明年9月10日,马云将正式辞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回归教育。“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选择激流勇退的马云,大格局不言自明。
选出阿里下一任接棒人——张勇,一位阿里合伙人机制下人才培育体系涌现出的杰出商业领袖,是马云送给自己的55岁生日礼物。
马云为啥不把阿里留给儿子?
马云为啥不把阿里留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张勇?阿里有没有“二号人物?”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
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目标是建立一家让中国和世界骄傲的公司,让公司持续发展102年。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马云早在10年前就在思考如何“退下来”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阿里不是家族企业,企业传承自然不存在“子承父业”的问题。事实上,改革开放已有40年,第一代企业家们纷纷步入“退休”的年龄,“民企接班人”的确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从底层做起,低调蛰伏华为二十年;柳传志将联想集团交给杨元庆后,也经历了一波“老人”出走;73岁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事无巨细,仍亲力亲为……
而阿里并不存在青黄不接的接班人问题。马云在公开信中明确表示:“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张勇)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与其说马云选择张勇很放心,不如说是这10年建立人才团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让他放心。
阿里“神秘”合伙人制度
2009年9月,马云宣布包括自己在内的18位创始人集体辞去“创始人”身份,阿里巴巴将改用合伙人制度;2010年,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正式开始试运营。
阿里合伙人制度可以确保的是,没有马云的情况下,合伙人也能对公司战略进行重大决策,确保阿里巴巴的使命和文化得以坚守和传承。
马云说:“今天阿里最了不起的不是业务规模和成绩,而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真正使命愿景驱动的企业。”
2015年,阿里全面由70后掌控“兵权”,1972年出生的张勇(花名:逍遥子)接任阿里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兼任阿里体育集团董事长。目前为止,阿里合伙人总人数共有36人,其中2017年新增4名合伙人首次出现80后。
如今,70后已成阿里高管中流砥柱,80后崭露头角,阿里体系的确“良将如潮”。这一套合伙人机制完美解决了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
一梦20年,马云也该“退休”了
在马云看来,当年只是“误打误撞”,做了一场20年的企业家的梦,如今梦也该醒了。
“全球50位最伟大领袖”、“IT首富”、“中国首富”……这些外人津津乐道的成就,于他而言,只不过是过往云烟。
无论是从“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这样的微博名,还是马云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教师是他最喜欢的职业,都可以看出马云的初心是在教育、公益慈善。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
1994年,被评为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13年,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2014年12月,“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这是马云先生个人出资在国内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乡村教育是基金会关注的重点,每年资助来自最穷困地区的20位乡村校长、100位乡村教师和150多位乡村师范生。
马云与柳传志等9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湖畔大学。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2015年3月第一届学生入学;马云出任首任校长。
2015年4月,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成立,马云、马化腾出任该机构董事会联席主席,关注世界的非盈利环境保护机构,致力于用科学的手段、商业的手法保护净土。
2015年9月,马云受邀担当联合国世界妇女峰会联系会议联合主席。
2016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签发任命书,宣布马云受邀出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
2017年12月,马云宣布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启动,在五年内拿出100亿投入中国公益事业中。
正如马云自己所说“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马云仍然是阿里永远的001号员工和合伙人。只不过,是时候功成身退,跟随自己的初心做一番事业了。
【中细软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