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像假新闻!“超级绝症”艾滋病可能真的有治了!

来源:中细软作者:中细软 2018-12-0611549

世界上有“五大绝症”:运动神经元症(渐冻人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类风湿,它们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

世界上有“五大绝症”:运动神经元症(渐冻人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类风湿,它们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其中,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被称为“超级绝症”。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1.jpg

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就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举行发布会。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

人类真的拿艾滋病没有办法吗?

从艾滋病病毒被发现的第一天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寻找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人类首先想到使用药物的方式治疗艾滋病,从1987年开始使用的齐多夫定,和之后研制的其他药物,都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刚开始能控制艾滋病病毒时,病毒都发生了变异,从而对药物产生了免疫。

另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思路是疫苗,但目前为止,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状况,也不能令人满意。现有的每一种疫苗研制方法,在艾滋病疫苗研发上统统失效,艾滋病病毒在进化上相当成功,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变异频率非常高,极其容易逃脱免疫系统的围剿。

总之一句话,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但这并不表示,人类会停下攻克艾滋病的脚步。

近日,小知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或许真的能让我们看到艾滋病被治疗的希望!

能治艾滋病!两位教授新发明专利获批

2.jpg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终于等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的发明专利证书。该专利获批证明,它受到法律保护,受到国家认可!

据了解,张同存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CAR-T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学者之一,顾潮江教授从事HIV研究十多年。

3.jpg

专利号为CN201710507860,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HIV(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的专利,是二人于2017年06月28日申请,2018年10月12日获得的专利授权。

目前,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方法已经治疗了两例艾滋病患者。一例治疗3个月,HIV指标迅速下降;一例治疗9个月,已完全清除HIV!

其具体实施步骤是:先先采集患者的血液,分离出T细胞,在体外运用基因工程手段重新设计CAR-T细胞,并大量扩增到上十亿、上百亿个,然后输回患者体内。

这项专利所采集的CAR‑T淋巴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杀灭HIV感染细胞的活性,能够作为活性成份制备抗HIV感染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成果转化落地,尚需时日

但是,从专利到成果转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专利成果转化有N种方式,小知简单讲三种。

第一,两位教授可进行专利许可

专利转让是一锤子买卖,这项治疗艾滋病倾注了两位教授大量心血,所以此路不通。但是它们可以选择“专利许可”进行变现。

权利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区、以一定方式实施其所拥有的专利,并向他人收取使用费用,分为制造许可、使用许可、销售许可等。专利实施许可仅转让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利,转让方仍拥有专利的所有权。

这项治疗艾滋病的专利技术比较前沿,目前市场上国内外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研发出来,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第二,两位教授可通过技术入股获得股份

不需要出钱,只要有技术就给股份!两位教授以“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方法”入股企业,相信大家都会抢着要吧。

技术入股和资本入股一样享有按股份比例对企业所有权和按股分红的权利。以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商标等作为技术入股,是对科技成果有效落地的途径之一。

第三,两位教授尽快研制出CAR-T新药

这种专利变现方式对两位教授来说是回报最大的投资,也是最难走的路。

4.png

CAR-T新药能否尽快研制成功,取决于两点。首先,该专利还要继续扩大临床实验,积累临床病例,招募携带HIV的志愿者。其次,这项研究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支持。

根据统计,研发一种新药,要从5000-10000个化合物中筛选,研发周期需要12-20年,绝大多数的药品研发以失败告终,成功的只是极少数。研发投入之大可想而知。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CAR-T新药一旦研发出来,一开始的价格应该也会比较贵,不过,专利药贵有其合理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药研发系统的持续运转。

【中细软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我们已收到,我们会尽快上传!!

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我的收藏
立即咨询
400-700-0065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询价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发布求购信息

*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提交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会员登录
发送验证码 (60s)后获取
登录

登录即表示您已同意《中细软服务协议》

遇到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我们会持续优化网站,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确认
收藏成功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