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今天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青年: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创新”。
今天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青年: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创新”。
今年主题聚焦在了青年群体身上,青年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最具创新活力的时期,他们是各行各业中的创新力量,是行业新领域的开拓者,新模式的践行者。在知识产权行业中更是如此。
北京中细软律师事务所杨俊莲律师,就通过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和周全又灵活地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客户在商标确权行政诉讼中,及时向最高法提请再审并获得胜诉,赢得了商标。
同行抢注,导致商标申请被驳回
杜女士(化名)近几个月投注了大笔资金开发出了一款美妆新品,并花了几天时间为这款新品设计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准备拿去申请商标,然后立即推向市场。
就在杜女士信心满满地委托代理公司将商标申请提交到国知局后,却意外收到了商标驳回通知书,驳回理由是:与在先申请的两个引证商标构成《商标法》三十一条规定使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
杜女士上网查了相关信息后发现,原来在申请商标之前,有两个同行抢先注册了她的商标,并通过了初审。杜女士非常气愤:“怎么能这样随便窃取别人的智力成果?”
提出商标异议,但二审时异议还未生效
随即杜女士对被抢注的商标向国知局提出了商标异议。
杜女士提出的商标异议也是有法律依据的,《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这个时候杜女士就找到了北京中细软律师事务所杨俊莲律师,向她咨询如何抢回属于自己的商标。
杨律师建议杜女士在对被抢注的商标提出商标异议的同时,申请商标驳回复审,一审和二审。因为这中间有一个审查周期的时间差,如果幸运的话,可以在二审时把商标抢回来。
商标异议的审查周期一般在12-15个月左右;国家知识局商标驳回复审的审查周期是6-9个月左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周期是3-6个月左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周期是3-6个月左右。
所以如果商标异议审查得快的话,在商标确权案二审时就能够拿到商标异议结果,而结果必定是被抢注的“商标无效”,那么二审就肯定能胜诉。
提请最高法再审,拿回属于自己的商标
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后,二审也开庭了,两枚被抢注的商标异议结果也都出来了,可其中一个商标异议的结果还要等3个月后才能生效。
这个时候,杨俊莲律师建议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虽然申请最高法再审并不是商标正常的救济途径,也不是所有商标行政诉讼案件都有必要提起再审。而且即使提起再审,也会被驳回再审申请。
只有少数情况下的再审申请会被提审,如在二审判决之后才拿到引证商标撤销公告或无效公告时。
杜女士的这个案子就符合这类会被提审的情况。
在等到另一枚商标异议结果生效后,杨俊莲律师立刻准备好文件材料,包括再审申请书、再审主体资质、主体委托手续、一二审判决书原件、再审新证据、被诉决定或裁定等向最高法提起了再审申请。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杨俊莲律师就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胜诉判决。杜女士的商标最后也得以确权成功。
杜女士的案子只是杨俊莲律师接手的众多知识产权类案件中的一例。杨律师共接手过多少知识产权案件?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她觉得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能够为原创者成功维权,保护其智力创新成果非常有意义。
如果创新者的权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那么大家的创新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情也会被提振起来。全民创新,全民保护创新的意识也会在社会中蔓延。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何愁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不上去呢?
让我们携起手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今天乃至今后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大家携手共同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
杨俊莲律师
杨俊莲律师2005年进入律师行业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从事法律行业满16年。现为北京中细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主攻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及公司法律事务,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及涉网络平台的侵权案件的办理。执业期间曾代理案件包括多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办理了FISHMAN、555及图商标等大量商标确权行政纠纷案件;办理过多起经典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以及担任过多家公司长期法律顾问等。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