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退出商业宣传舞台

来源:信息时报作者:商标客整理 2014-05-271488

《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后于2014年5月1日施行,修改后的《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

《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后于2014年5月1日施行,修改后的《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同时第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关于“禁止驰名商标宣传”的规定是此次商标法修改的新增内容,该项规定填补了我国在立法层面上对于规制驰名商标宣传直接法律依据上的空白,有利于遏制权利滥用,更好实现驰名商标权人利益与其他商标权人利益、消费者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越秀法院庄晓梅法官表示,“驰名商标”原本是加强对较高知名度商标保护的一种法律概念,新商标法明确了只有商标局、商评委及人民法院在具体案件审理过程中才能认定驰名商标,不论是行政认定,还是司法认定,都是以特殊的商标保护要求为前提的,即只有商标所有人在商标冲突中要求对其商标实行跨类或跨域保护时,相应的认定主体才会根据商标所有人提出的申请对其商标是否驰名做出认定。驰名商标制度是解决这种特殊商标保护要求的一种技术手段,而驰名商标在本质上则是这种技术手段的副产品。

长期以来,“驰名商标”被异化为一种荣誉称号,其认定脱离个案成为独立的价值追求,偏离了驰名商标的法律本质,违背立法本意,容易引起市场的混乱,影响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建设。

因此,庄法官建议:新商标法施行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加强引导,督促整改,帮助企业强化自身品牌建设,促使企业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企业自身应改变追逐“驰名商标”市场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调整营销策略,应对新法施行。 

标签: 商标 驰名商标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我们已收到,我们会尽快上传!!

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我的收藏
立即咨询
400-700-0065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询价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发布求购信息

*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提交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会员登录
发送验证码 (60s)后获取
登录

登录即表示您已同意《中细软服务协议》

遇到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我们会持续优化网站,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确认
收藏成功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