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变民族餐厅?20年经营商“麦艺不麦身”

来源:中细软作者:李梅梅 2017-01-111603

麦当劳要拿着20亿“跑路”了?1月9日午间,在大家还在发愁中午吃什么的时候,中信股份发布公告,这个公

麦当劳要拿着20亿“跑路”了?1月9日午间,在大家还在发愁中午吃什么的时候,中信股份发布公告,这个公告就是把麦当劳传成民族企业的根源。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中信股份与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敢情就只是有20年的特许经营商,这应该算不得“卖身”吧?然而,诸方猜测不绝于耳,说麦当劳经营不善,面对中餐麦当劳失去涨价的能力,你认为的这些因素真的能证明麦当劳不赚钱了吗?NO!麦当劳真正靠什么赚钱你大概还不知道!麦当劳真的只是卖汉堡包赚钱吗?麦当劳真的是靠餐饮业赚钱吗?

当然不是!看小知把事实摆在知己面前,大家就知道什么才是21世纪最低调的赚钱方式!

1.png

汉堡是“引流”产品 饮料、小食、供应链比它赚钱

一个汉堡的价格,10多块钱吧,价格大概会因为不同的汉堡而不同。在这里,汉堡不赚钱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汉堡是“引流”产品。比起汉堡来说,那些小食和饮料才是真正赚钱的,毛利润就超过一半。

普通餐饮业一般都是这样的思路,觉得有赚钱的能力就可以了。然而,麦当劳最赚钱的产品从来不是小食和饮料。有人说是供应链,因为麦当劳有个中央厨房,所有食材可以集中采购,当全球几万家门店所用的牛肉、面粉、土豆等食材统一采购,价格自然便宜,利润就有了。

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明白,麦当劳如果仅仅这样做还算不得厉害。厉害的是麦当劳积极参与供应链改造之中,通过改造供应链我降低成本。

有一个例子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过去20斤面粉卖40元,亩产量有300斤(只是举例),麦当劳为采购的土地免费提供改良技术,改良后,亩产量有500斤了。多了200斤的产量,就让农民适当降价,然而亩产增加了,即使降价农民也比过去多赚钱,而麦当劳的采购价就可以变得更低,这样大大提升了利润空间。

2.png

有人说麦当劳最赚钱的其实是——“圈地运动”

上面那些都算是麦当劳赚钱的方式,然而,有人说,麦当劳最赚钱的方式其实是——房地产。

因为麦当劳的选址能力通常都是最好的,只要麦当劳看上的地址,在那开了门店,那么以后这块地一定是值钱的。

其实,这里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什么呢?

麦当劳在选址之后,利用自己的门店当成引流产品,继续本本分分地卖汉堡,然后你会看到周围聚集了很多类似于肯德基、必胜客、家乐福超市等商业圈,通过麦当劳商圈不断拉动人流量和附近的商圈。

这些商圈的形成之后土地会大幅上涨,但在土地上涨之前麦当劳已经签署了土地20~30年的长期租约,或者自己买断整个土地建造房屋,或者是长期持有。涨价之后可以租赁、转租加盟商等,这样房地产就有升值的巨大空间。

麦当劳公司1/3收入来自于直营,2/3的收入来自于加盟。在加盟费里收取的重要收入就是房产增值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来讲,麦当劳表面看来是卖汉堡包的快餐连锁企业,但它的企业本质、核心价值却是房地产。

3.png

终极答案——麦当劳最赚钱的其实是它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以上种种所言属实,但却不是麦当劳最赚钱的产品。

麦当劳最赚钱的其实是——知识产权,麦当劳的品牌价值。

就在麦当劳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地卖汉堡时,这一品牌就形成了。大家都知道,麦当劳用世界上最好的面、最好的牛肉、最好的鸡肉,做最好的汉堡(这肯定是麦当劳自己的定位)。所以当麦当劳出现很多关于那些不好的鸡等负面新闻时一定要努力澄清,因为那样会损害起品牌价值。

20.8亿只能买来20年的特许经营权,却连其品牌价值的十分之一都买不来。据2015年全球品牌百强榜显示:麦当劳的品牌价值为811亿美元,比阿里巴巴当时的664亿美元还多。

4.png

如此高的品牌价值,完全得益于其这么多年的品牌形象、品牌溢价等影响,光是“麦当劳”这三个字就已经具备吸引人流和商圈的能力,还需要拿着20亿跑路吗?

1990年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深圳)开设第一家餐厅,1992年麦当劳在中国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也是在1992年,“麦当劳”申请了商标,从此之后,开启了一往无前的品牌之路。

所以说,麦当劳最赚钱的其实是其品牌价值所代表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知己们,欢迎与中细软一起开启知识产权的创富之路,开启你心中的“麦当劳”帝国!

【中细软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我们已收到,我们会尽快上传!!

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我的收藏
立即咨询
400-700-0065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询价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发布求购信息

*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提交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会员登录
发送验证码 (60s)后获取
登录

登录即表示您已同意《中细软服务协议》

遇到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我们会持续优化网站,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确认
收藏成功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