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新快报记者 陆琨倩 实习生 许莉芸 近日有消息称,茅台一直欲揽入怀中的国酒商标或已经得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批准,相关消息稍后会公布,但记者昨日从国家工商
-新快报记者 陆琨倩 实习生 许莉芸
近日有消息称,茅台一直欲揽入怀中的“国酒”商标或已经得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批准,相关消息稍后会公布,但记者昨日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简称“商标局”)获悉,商标局已收到茅台的答辩回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显示的进程就是1月18日已发答辩通知书,茅台已经答辩完毕,商标局已经收到回文,目前正等待最后的裁定结果。”
尽管只是传闻,但行业内已经醋意难掩,五粮液、杜康酒业的负责人对事件已经表明态度,称不排除提起诉讼,不过有律师认为,“消息多为传闻”。
五粮液、杜康酒业不排除提起诉讼
消息称,本次茅台获批的“国酒”注册商标被限定了使用范围,“国酒”商标只能用在白酒范围内,这距离茅台“国酒”商标公示期满已近5个月。
新快报记者昨日从商标局业务咨询中心了解到,商标局已于2013年1月18日向茅台发出了答辩通知书,目前已经收到茅台的回文。商标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已经收到回文,但目前案件还在实审处审核。”据其介绍,案件送到实审处后,便是等待安排审核了。但对于还需等待多久,该工作人员称,“因为审核的时间较长,所以无法预计最终公告结果的时间。
虽然通过“国酒”商标只是传闻,但业内显然对此事反应激烈。早在去年7月20日,国家商标局公示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四个注册商标,根据规定,在3个月公示期内如果没有异议,“国酒茅台”商标将正式具备法律意义,但从去年8月1日开始,国家商标局就开始陆续收到来自各方的异议申请。
据记者了解,在这些异议人中,既有山西汾酒、衡水老白干、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沱牌、郎酒等传统白酒企业,也有北京世纪律师事务所等律师行以及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和个人。截至目前,工商总局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提交的95件次异议书,其中93件次仍在“待审”状态。
茅台“国酒”商标申请成功的消息刚传出,业内人士的醋意难掩,有国内一家大型酒企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未听说过这样的消息,“但如果真的通过了,待公示后我们再说,但我们相信政府机构会依法办事。”另一家酒企的负责人更是直接对媒体表示,“如果通过了,法律就不能称之为法律。”目前,包括五粮液、杜康酒业的负责人均已对外表示,公司不排除采用法律手段提起诉讼。
律师认为消息多为传闻
事实上,目前这场“国酒”商标争议的焦点在于,“国酒”两个字是否具有商标法意义上的专有性,大部分业内人士的观点是,“国酒”应属于白酒行业中具有特定含义的公有领域资源。企业不应将商标注册作为垄断公共资源的手段,更不应通过商标注册行为产生出不公平竞争的市场后果。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认为,通过“国酒”商标的可能性不大,他对记者表示,“首先,国酒茅台商标初审通过就已经是明显违法,包括违反国家商标局自己的规定《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这个标准中明确规定,对‘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或者商标中含有‘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的,以其‘构成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缺乏显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响’为由,予以驳回;其次,使用国酒茅台商标本身就属于虚假宣传,违反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若通过该商标则是将违法行为合法化,通过公权力机关为企业及其产品信誉背书。”最后赵占领提到,“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即引发了巨大争议,白酒企业、法律专家、律师、社会公众纷纷质疑和批评,甚至向国家商标局提起商标异议程序。“若国家商标局最终审查通过该商标,必将引发更大范围的批评,也将引发大量的诉讼,甚至包括白酒企业等提起行政诉讼”。
链接
行业景气度下滑部分经销商急忙撤退
有消息称,在近日召开的“酒鬼酒的经销商合同会议”中,有30%的经销商选择退出,而当中多为湖南本地的经销商。据了解,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由于销量不济所致,有经销商透露,酒鬼酒除了高端系列内参还能销动,其他的产品销量都不佳,而受白酒消费限制的影响,经销商更是不看好酒鬼酒未来的销量。
无独有偶,中粮旗下的长城葡萄酒也出现拖欠经销商市场费用的现象,近日有长城葡萄酒大型经销商对媒体透露,这种欠款的现象很严重,全国都如此,有些经销商甚至几年前的市场费用还被拖欠着,该经销商认为,这种欠款的背后是长城现在资金链的紧张。
事实上,拥有长城葡萄酒的中国食品[-0.82%](0506.HK)日前就已经发布盈利预警,称2012年度综合净利润同比录得大幅下滑,其中酒类业务方面,整体葡萄酒消费受到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以及葡萄酒行业竞争激烈,中国食品增加对市场及促销投入,因而导致本业务盈利有所下滑,尤其在下半年影响更为显著。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