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南勇,原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国家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2012年6月13日,因犯受贿罪被铁岭市中级人
南勇,原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国家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2012年6月13日,因犯受贿罪被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零6个月,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但就在入狱短短两年后,2014年12月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裁定减去南勇一年有期徒刑,减刑如此容易,是“上面有人”还是仅仅是表现太好?
非也非也,不要妄自揣测,南勇之所以能如此容易地减去近十分之一的刑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运用智慧发明了若干专利。
据悉,南勇入狱后并未消沉,而是在服刑期间共发明了4项专利,获得了监狱方面几次表扬肯定。通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查询系统里检索查询,小知发现南勇的4项专利确实真实存在,而且与他的“专业”也不无关系——“足球射门练习装置”、“便携式球门”两项体育专利,“移动终端支撑架”、“台式电脑显示器组合体”两项非体育专利。
同时,小知还发现,南勇的这4项专利均由北京同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代为申请,4项发明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12月分两次申请专利认证。其中“足球射门练习装置”是在去年12月就做出的申请。今年4月国家专利局提出修改意见后,南勇继续进行了半年改进,这才终于成功申请了专利。
是什么精神让入狱仅半年的贪官忽然变身发明家?这还不算完,南勇的才华还不止于足球和发明。
在服刑期间,南勇还创作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叫做《孤独的祭灵者》的长篇小说甚至在去年已经出版。
在长达12万字的小说中,一个高智商逃犯和怀才不遇的军事专家奔跑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文中贯穿了国家研制可侦察隐形机的雷达军事项目,通过故事的生动描述,南勇借主人公之口还为读者科普了非线性动力学。
这本小说的内容和销量卖得如何不得而知,但却实实在在为南勇在狱中获得了共计180分的积分,相当于两个月的减刑,加上4项专利申请成功,这使得南勇目前的减刑时间达到了一年。
“监狱爱迪生”“监狱发明家”这样的称赞是不是很励志?但小知想提醒大家,入狱后变身发明家的可不止这一位。
近几年,因在狱中进行发明创造而获得减刑的现象并不少见,除南勇之外,原北京市国土资源地热处处长陈建平,在服刑期间凭借其在能源领域的发明获得专利认证;
原浙江省奉化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剑兴在2008年因受贿罪被判入狱后,截至2014年11月,6年左右的时间之内,共有11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其专利包括一种眼部按摩器、防PM2.5的一次性鼻套、药片计数器等。2011年,梁剑兴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一年零三个月。
而这些只是被媒体报道出来的“冰山一角”,未经报道的狱中发明家比比皆是。
入狱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的人不是没有,但如此多的人却忽然变身“发明达人”,不得不令人产生狐疑。
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而“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被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减刑。
而“有发明创造的”这一点,认定的最重要根据就是得到国家专利认证,因此,发明创造并获得国家专利认证,是法院判定是否给予减刑的根据之一。
也许,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下就变聪明了吧!
根据查询,小知发现入狱后进行发明创造获得减刑早已经不是个别现象,“监狱发明”逐渐变成一种减刑的手段,更令人震惊的是,目前在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以减刑为宣传点叫卖发明专利的公司,大有形成一站式服务产业链的趋势。
那么,服刑人员有哪些途径可以成功申请专利?什么样的发明创造可以获得减刑?目前,除了一些地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外,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约束。
这也使得目前我国服刑人员进行发明创造并申请专利这一领域乱象丛生,部分机构在其网站上明确标明为监狱服刑人员提供发明申请专利减刑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为服刑人员量身定制发明成果。且这些机构对不同的监狱、不同的服刑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服务。为服刑人员提供发明专利助其减刑的机构渐趋规模化、专业化。
以减刑来奖励专利,不免有上世纪80年代盲目崇拜科技的遗风,执行中难免出现“谬奖”的问题。贩卖“减刑专利”的漏洞应该堵住,但也应反思不合理的专利奖励机制。
很多专利的申请,并不是科研的结果,不是什么真正的高科技,也不一定会带来社会效益,而是源自对专利的不合理的奖励机制,专利申请逐渐成为加薪、晋升、落户、减刑的必备妙招,为了好处而拼凑出来的专利,其质量只能称之为专利垃圾。
比如南勇的那项“移动终端支撑架”专利,也只不过在万向台灯座上安了一个能放手机的平板,这种廉价的“专利”,能得几时好?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