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双十一前夕,《羊城晚报》刊登了一个落款为康巴赫的整版广告:“苏白尔,感谢你,要不是你的模仿,无人知晓蜂窝不粘锅原创发明者是我。
双十一前夕,《羊城晚报》刊登了一个落款为康巴赫的整版广告:“苏白尔,感谢你,要不是你的模仿,无人知晓蜂窝不粘锅原创发明者是我”,并在10月23日以专利维权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着重突出了“巨额索赔 百亿损失”八个字。
11月18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发布的专利无效宣告审查决定书显示: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专利号为201310089292.6的“一种不锈钢或复合钢的不粘锅的制造方法”专利权部分无效。
康巴赫登晚报造势,提出维权索赔
10月21日,《羊城晚报》刊登了一个落款为康巴赫的整版广告。广告的内容是:苏白尔,感谢你,要不是你的模仿,无人知晓蜂窝不粘锅原创发明者是我。同时还提到,康巴赫决定于10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并邀请社会各界到广州来见证这起诉讼。
不仅仅是在纸媒,当日晚间,新浪微博上也有许多大V转发了类似文案,可以说声势十足。
几张不粘锅宣言海报的内容满满的火药味,直指苏泊尔使用康巴赫拥有发明专利的蜂窝不粘锅技术批量制造产品的侵权行为。
此外,康巴赫官网也发布了官方声明,声明中称,苏泊尔在未经康巴赫许可授权的情况下,盗用康巴赫“蜂窝不粘专利技术”,并围绕该专利技术生产、销售了一系列的侵权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苏泊尔CC32JA1套装),严重损害了康巴赫的合法权益。声明要求苏泊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召回涉嫌侵权的所有产品,并保留追究苏泊尔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舆论发酵愈演愈烈,苏泊尔侵权事件究竟是真是假,不禁令人好奇与深思。
“蜂窝不粘锅技术”自于德国康巴赫
提起蜂窝不粘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近几年,这款“蜂窝不粘锅”异军突起,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热捧,受到千万家庭的好评,而令众人热捧的“蜂窝不粘锅技术”便来自于德国康巴赫。
2012年,德国品牌康巴赫进入中国市场,并将蜂窝不粘专利技术带进亿万中国家庭。据悉,康巴赫董事长周和平,他本人对厨房、烹饪非常喜爱,常常研究各式各样的锅具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多年来一直纠结于如何解决不粘锅涂层易脱落的问题。
周和平带着思考访问考察了以制造业著称的德国。在德参观索林根博物馆住时,展厅中陈列着各种中世纪的盔甲、刀具,上面镌刻的美丽图案引起他的注意。
据讲解员介绍,盔甲、刀具上的图案均由蚀刻师运用蚀刻(Etching)工艺制作完成,让金属制品在保持结构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而蚀刻技术的本质,则是利用酸侵蚀金属,在其表面蚀刻出图案,这种方法比传统雕刻更方便,也能创造出更为复杂精细的花纹样式。
这种蚀刻钢工艺随即激发周和平的灵感,“同样是金属材质制作的锅具,是否也能运用上蚀刻工艺?”于是,蜂窝不粘技术的雏形便浮现在他脑海中。随后,周和平在德国汉堡建立研发中心,组建德国研发团队,最终德国团队采用先进蚀刻工艺打造出蜂窝锅底,宣告第一口蜂窝不粘锅面世。
2013年3月,康巴赫蜂窝不粘锅专利技术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权威认证,康巴赫成为官方认证的蜂窝不粘锅的原创发明者。
苏泊尔积极反击
在康巴赫向苏泊尔宣战后,苏泊尔并非“无动于衷”。
面对来势汹汹的康巴赫,10月22日下午,苏泊尔以巴赫公司涉嫌诋毁商誉为由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行为保全申请。
11月18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发布的专利无效宣告审查决定书显示: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专利号为201310089292.6的“一种不锈钢或复合钢的不粘锅的制造方法”专利权部分无效。
值得一提的是,苏泊尔并非首次陷入专利纠纷案中。从2011年起,苏泊尔就和九阳公司先后在北京、山东、浙江等地展开专利大战。仅2014年和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和绍兴市两地法院审理的双方专利侵权诉讼案就达26件,涉案总额达5250万元,其中5起案件上诉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那么遇到专利纠纷该怎么解决呢?
解决专利纠纷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我国《专利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每年也都会进行“打假”行动,专门清扫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版权侵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对于创业者及企业而言,只要及时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和版权,做好防范措施,那么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发现自己的商标、版权、专利被侵权,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打击对方的侵权行为,从而稳固自己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
来源:中访网财经、知识产权界、凤凰财经
【中细软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