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来了,海信造!

来源:作者: 2022-01-121956

8K超高清是这次“科技冬奥”的最大技术亮点。

  8K超高清是这次“科技冬奥”的最大技术亮点。

  伴随北京冬奥会脚步的临近,超高清视频产业顶尖技术和最新成果陆续亮相。

  1月11日,中国首颗自研8K AI画质芯片在京发布,填补了国产化超高清画质芯片的空白,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全球显示技术的竞争中抢占画质“制空权”。

  

微信图片_20220112100337.jpg


  二十二年“一芯一意”

  芯片被誉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海信一直把芯片研发作为支撑公司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在内部邮件中表示,“没有自己的芯片将永远是二流厂家,更无法定义自己的原生产品”。

  2005年6月,海信研发成功中国第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海信在芯片研发上持续投入,不断刷新中国显示画质天花板。

  在 “价格战”此起彼伏的中国电视行业,海信22年“一芯一意”的专注和坚守十分稀缺。此次海信推出8K AI画质芯片,再次为行业树立标杆。

  海信显示科学家查林表示,能在较短时间内推出8K AI画质芯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海信在颜色、亮度和对比度等模块的处理、校准上以及运动估计、运动补偿功能等技术都有深厚积累。二是海信得天独厚的优势,海信拥有显示研发部、模组厂,还有不同终端应用,为芯片研发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认为,海信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体系化研究画质芯片迭代的彩电企业,此次成功研发8K AI画质芯片并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消除了画质处理细分领域的所有技术壁垒,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优秀案例。

  

微信图片_20220112100405.jpg


  在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于芝涛看来,全球显示产业随着消费升级的提速,已经从“屏”的竞争、销量的竞争,转向芯片的竞争、音画品质的竞争。对于电视行业来说,只有制造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向中高端跃进、价格之争走向价值之争,才会获得生机与前途。

  “2022年将是全球电视竞争的拐点之年——走出几十年的‘性价比’之争,进入画质之争、品质之争。”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于芝涛表示。

  抢占画质“制空权”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体系化研究画质芯片迭代的显示企业,从高清到全高清,再到超高清显示,海信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芯片产品。其中,海信屏端驱动芯片累计出货已达1亿颗,目前全球占有率超过50%,稳居第一。

  此次发布的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是海信5代画质芯片,代表了国内单颗画质芯片的最高处理能力。

  据介绍,该芯片首次实现了从4K到8K的跨越式发展,更突破AI感知画质算法等核心技术,在很多指标上超过了国外品牌的表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主任、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梅剑平表示,总台、海信都参加了国家“科技冬奥”研发计划,将为北京冬奥会献出令世人震撼的中国技术。今年总台将联合海信共同开发我国的8K广播级专业监视器,为我国的8K超高清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今年是《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的收官之年,当年行动计划中着重部署了‘核心元器件研发’重点任务,海信8K AI画质芯片的成功研发,代表着行动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 梅剑平表示。

  

微信图片_20220112100400.jpg


  “芯片是海信大显示战略的核心底层技术”,于芝涛说,近年来,不断迭代推出的画质芯片,不仅让海信拥有了定义产品的能力,也以此为基础不断向商用显示芯片、平板显示芯片、Micro LED显示芯片、车载显示芯片等板块多元延伸,形成了海信大显示产品矩阵的核心底层技术。

  几十年来,中日韩企业围绕显示技术和产业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海信始终站在最前线,通过在液晶模组、激光电视、多分区背光技术和画质芯片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指出,“我国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做到了全球规模最大,彩电出货量多年来高居全球市场第一,显示面板也做到了全球第一,但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仍然是芯片,产业配套芯片依然需要大量进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升级和高端产品的普及。”

  徐文立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投身显示芯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中,促进产业链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竞争力。

  来源: 光明网

  作者:战钊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我们已收到,我们会尽快上传!!

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我的收藏
立即咨询
400-700-0065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询价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发布求购信息

*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提交
提交成功

已经收到您的留言,正在为您派遣商标顾问,

请耐心等待,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700-0065联系我们。

确认
会员登录
发送验证码 (60s)后获取
登录

登录即表示您已同意《中细软服务协议》

遇到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我们会持续优化网站,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确认
收藏成功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