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在分类中搜索“”
2014年最火的综艺节目,莫过于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这档韩国王牌综艺节目,在《爸爸去哪儿》和《两天一夜》之后,也不出意外地被国内电视台引进,成为目前
2014年最火的综艺节目,莫过于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这档韩国王牌综艺节目,在《爸爸去哪儿》和《两天一夜》之后,也不出意外地被国内电视台引进,成为目前国内最火爆的综艺节目。
这种强劲的势头在2015年还在继续。第一季《奔跑吧兄弟》完美收官之后,《奔跑吧兄弟》大电影也于2015年1月底正式上映。在短短几天之后,《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就成功突破亿元大关,目前已经拿到三亿元的的票房成绩,成为电影市场又一个奇迹。
综艺节目电影化成趋势
面对三亿元的电影票房成绩,《奔跑吧兄弟》显然已不是一档单纯的电视综艺节目。与传统院线大片不同,“跑男”电影的投拍时间、投资成本以及内容创意似乎更据颠覆性。短短的15天筹备提案,6天拍摄,50天搞定公映许可证,3亿元票房成绩,这些数字足以让电影圈的大佬们抬眼看看这些非主流们。
实际上,《奔跑吧兄弟》已经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几年前,《超级女声》《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都推出过大电影,尽管作为综艺节目电影化先锋兼烈士的《中国好声音》电影版票房惨淡,但是从《爸爸去哪儿》到《奔跑吧兄弟》电影版的大获成功,还是令投资商们看到了无限商机,综艺节目电影化成为流行趋势。
当互联网思维遇到粉丝经济
实际上,在《中国好声音》电影版之前,类似《为你转身》的青春歌舞片之前在内地也有,如《乐火男孩》《歌舞青春》,也是邀请“超女快男”来主演,结果均遭票房大败。粉丝经济也没能拯救这些综艺电影。
其实,综艺电影与名著改编电影一样,很大一部分票房是靠粉丝的,综艺节目靠明星粉丝和节目粉丝,名著靠名著粉丝,粉丝就意味着票房潜力。毫无疑问,粉丝是综艺节目开拓产业链的客户基础。“跑男”真人秀节目一共12期,收视率峰额破5,收视人群至少达3亿。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视频播放量高达7.5亿,以此推算,“跑男”电影版的潜在粉丝观众至少达到10万人次。
但是吸取以往同样拥有高人气的综艺节目改编电影失败的教训,光有粉丝基础还不够,如果没有互联网大数据思维背景的自媒体人气打造,以及线下活动的营销铺垫,“跑男”的3亿电视观众很难直接转化为自掏腰包买票观影的“票房”。
当互联网思维遇到粉丝经济,综艺节目电影化势在必行。
综艺节目电影化 真的狂赚吗?
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不在少数,唯独“跑男”这次引来的争议声最大。为什么?因为一向不被电影圈大佬正眼相看的综艺电影们这次成功了,而且大获成功。
综艺电影能否真的称之为电影?这一严肃的问题,令著名导演冯小刚都没忍住,在上周末的一档选秀节目上,冯小刚炮轰这种综艺节目电影化的做法时说道:这是电影的自杀。
一些圈内人则认为,这类由综艺节目演化而来的大电影,更应该被称为“媒体产品”,背后是由一帮非传统电影背景的团队在推动的。
综艺电影备受争论的另一点,则是其“快速成片”。综艺电影在节目拍摄期间,积累了大量素材,节省人力、时间、制作成本。尤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前期节目已经让角色深入人心,不用再花费功夫铺垫。
面对这些争论与质疑,节目粉丝的态度则是“羡慕嫉妒恨”。一些粉丝认为,无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综艺电影上映票房高说明有市场,市场就是王道。而那些所谓三天、六天拍摄完毕,往往也是电影后期的自我炒作。实际上,从筹备到拍摄以及后期宣发,依然要消耗时间。综艺节目也很用心。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论战双方各执一词,但唯一他们都认同的,就是这个综艺电影赚了。而且是狂赚了一把。
然而小知不敢苟同。事实真是如此吗?
几年前开始,各大卫视为了赢得观众的心,争相购买了韩国综艺的版权,《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花样爷爷》、《两天一夜》等等,韩国综艺节目的版权几乎被中国电视台承包了。
这也造成了韩国综艺节目版权水涨船高的现象。据业内人士介绍,韩式模式授权费是一集1万至3万美元之间,这一年水涨船高,最高的甚至达到原来的十倍。不仅如此,一些大火的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根据签订的具体协议,韩方拿到的不是一次性的版权引进费,而是广告分成、后续版权收入等一系列收益。
也就是说,这种由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全部收益都要与韩方分成。据传闻,《奔跑吧兄弟》的冠名费60%都要分给韩方,按照这个比例,“跑男”电影票房狂赚的结果,就是韩方坐收高额收益。而中方虽不至于赔本,但也不是如外界传闻那样一身“壕”气。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