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热门商标推荐
在分类中搜索“”
作家陈应松12月12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准备起诉收录了自己300多篇文章的中国知网。
作家陈应松12月12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准备起诉收录了自己300多篇文章的中国知网。
长江日报7日首发报道《100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 九旬教授维权全部胜诉获赔70多万》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
10日,一位朋友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维权胜诉获赔偿的新闻链接发给了陈应松,询问他的文章是否也被中国知网收录了,并支持陈应松像赵教授一样维权。
作家陈应松。
陈应松对中国知网并不陌生。此前,他因为编书需要,曾通过中国知网查找评论家们评论自己的文章,“我都是付费下载的,一二十块钱一篇,多的还需要30块钱一篇。”他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自己共有300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且大部分都未经他同意,部分文章的下载次数已达上百次。
“老教授一共有100多篇文章被知网收录,我有300多篇,你说我打不打(官司)?怎么都(得)打。”当天,陈应松在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老教授起诉知网获赔了70多万,知网收录了我300多篇文章,能赔我多少?谁帮我打这个官司?
“像那位老教授、像我这样的作者,全国还有很多,但大部分人觉得麻烦,不愿去维权。”陈应松在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后,很快就有朋友向他推荐了律师。
陈应松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律师已经和他取得联系,他已做好起诉中国知网的准备。
“知网没有经过老教授同意就把文章收录到自己的平台,这不是偷窃是什么。”陈应松在采访中反问中国知网,别人栽种的苹果,他拿到自己的篮子里去卖,这行吗?肯定不行。
对于中国知网的这种行为,陈应松有些气愤,“每天都有人付费下载作者们的文章,知网获得了巨额收益,但作者们不仅没有拿到稿费,甚至不知情。”陈应松说,这是一种“无本万利”的生意。
10日晚,中国知网运营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公开回应:虚心听取法律界专家、学者和出版机构的意见与建议,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一道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多位受访专家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均希望中国知网能尽快拿出整改措施。
1956年生的陈应松是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出版长篇小说《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100余部。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