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鞋帽(25类)
- 酒商标(33类)
- 食品商标(29类)
- 医药商标(05类)
- 方便食品(30类)
- 科学仪器(09类)
- 日化用品(03类)
- 餐饮住宿(43类)
- 广告销售(35类)
- 健身器材 (28类)
- 更多
在分类中搜索“”
在被侵权的机器 商标 上加贴小心轻放,堂而皇之避过监管人的耳目,于是一批批印有国际著名品牌的缝制设备就这样流入到了市场,并以比正品便宜至少一半的价格冲击市场。而原本
据了解,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旗下一公司将“网船会”字样以及图案申请注册成商标,前些天已收到国家商标局的受理通知书。网船会,流淌的运河民俗,近日获批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网船会”有可能成为嘉兴第一件“非遗”商标。
民俗也可以成为商标?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没有“民俗商标”这样的分类,但是,把具有地域民俗、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内容注册成为商标,确实是近年来商标注册申请的风潮之一。风潮背后是什么?风潮卷过又会发生什么?
商标刮起“地域文化风”的动因在于,2001年新修改的《商标法》对个人注册商标“开闸”。以南湖区为例,截至2000年,全区只有11件商标。2001年之后,南湖区的商标数量以每年300多件的速度递增。
个人注册商标热潮导致了“抢注风”。嘉善的“西塘”、海盐的“南北湖”、“滚灯”等字样和图案就被外地多家企业和个人注册。“炒商标”成为很多人发家致富的捷径。市工商局南湖区分局市场科科长沈惠龙对此深有感触:“在商标注册方面,民众意识的觉醒和敏感,确实早于政府,操作也快过政府。”
眼看“抢注风”愈演愈烈,从2007年开始,由政府下辖公司出面,集体打包注册了一批能够代表地域文化的商标,例如余新镇的“曹王”,南湖区的“子城”、“梅湾街”、“月河”等相继进入商标名单。那些尘封已久的古老传统和文化,开始被政府搜罗出来,比如,嘉善的“送子来凤桥”字样也已成为商标。
这类能代表一定地域民俗、历史、文化的商标缘何受热捧?“假设,把‘嘉善田歌’注册成商标,用在润喉产品上,这个商标在嘉兴一叫出去,别人就知道而且容易记住和接受,这对产品宣传非常有利。光广告费就能省下不少钱,而且很有亲和力。”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这也是“抢注风”中的商标注册者特别看重这类商标的原因。对这类商标,他们待价而沽的时限更短,风险更小。“比如,当地企业想开发这个润喉产品,想用‘嘉善田歌’做产品商标,那就只能买了。”
而“网船会”之所以成为商标,源于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的隐忧。2009年,王江泾镇政府举办首届网船会。到今年,这个民间庙会进入嘉兴市政府的视野,由嘉兴市政府出面主办,发展成为嘉兴市的重大文化活动项目,打出了“中国唯一的原生态水乡庙会”的口号。
在这种情况下,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考虑先把“网船会”注册成商标。此前,他们已经拥有了“刘王庙”商标。尽管这两个商标都还没有具体的产品,“但要是被别人抢注掉,以后就麻烦了。”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由政府推动,挖掘那些散落于民间、乡间的地域文化,注册成商标,除了经济效益外,这也不失为一种保护、传承、弘扬当地文化的有益途径。”沈惠龙表示。调查发现,从注册类别来看,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标,多为服务性商标,集中于第三产业,用于餐饮、旅游等行业产品上。近两三年,这类商标用在农产品方面越来越多。
流淌着约7000年文化的马家浜,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考古发掘,一直到2005年,一名叫俞新良的马家浜村村民在旅游、餐饮等9个类别注册了“马家浜”字样、石面图案作为商标,并用在了饭馆及鸡蛋上。其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属公司在注册“马家浜”商标时只能避其道而行之。
代表嘉兴文化、民俗的地域商标掌握在谁手中,才能更好地彰显光芒?“就拿‘马家浜’商标来说,如果它用在一家农家小饭馆上、走不出马家浜村,比起通过实力派组织的专业化运作,在挖掘、宣传、保护马家浜文化上,谁更有优势,这一点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组织优于个人,政府可能是主要的推动力量。”
走访发现,这些已经注册的地域文化商标很多处于“赋闲”状态。“商标一定要用在商品上,而且商品要与商标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吻合,有一定联想度,这样的商标才有生命力,才能成为城市名片。”市工商局南湖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www.gbicom.cn!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细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关于我们| 推广服务|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中细软网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544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86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815号长江湾广场 传真:010-5814398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065
电话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